蒙汉互市开放的当年,大批的蒙古人用牲口、皮货、羊毛、药材等与汉人兑换粮食、布匹和茶叶。
从此,一条以“张库商道”命名的张家口至蒙古库伦,并一直延伸到俄国恰克图的国际贸易之路渐渐形成。
离开大境门的旅蒙商分两路,一路是驼队,一路牛车队。
100年后的今天,当我们重新来到昔日商道的时候,依然可以看到当年旅蒙商休息过的车马店,饮过的水井,寻觅到勒勒车碾压出的古老车痕。
清代晚期,张家口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,吸引了许多内地商人来到张家口,也吸引了外国洋行来到堡子里设立自己的分行。
我们现在还能见到的就有英国的平和洋行、俄国的立昌洋行,法国立兴洋行和的俄国的道胜银行旧址。
张库商道上来自俄国、蒙古的皮毛和牲畜,也是商道的主打商品。因为北来的皮毛大多要在张家口加工再运往全国各地,所以,张家口加工毛皮的作坊遍布西沟和张家口。
西沟的“德玉恒”是当时张家口皮货加工业中有名的一个商号。现存的皮毛业资料里,德玉恒的信函存世最多。
回望过去,昔日的万里茶路将和丝绸之路一样,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永载国际贸易的史册;
面对今天,万里茶路链接的国家和地区早已变得更多,延伸的更长;
展望未来,新时代的万里茶路必将伴随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,大步走向世界,再次架起中国与世界的友谊桥梁。